在冶金、水泥、電力等工業領域,耐火磚是保障高溫設備穩定運行的關鍵材料。然而,使用一段時間后,該磚表面出現大量白色結晶物,磚塊膨脹、酥化嚴重,我們稱這一現象為堿金屬侵蝕。那么,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有哪些呢?
1.原料與燃料問題
石灰石、黏土等原料中常含有微量堿金屬元素,而煤炭、生物質燃料的堿金屬含量更高。高溫工況下,這些堿金屬以氣態形式揮發,滲入耐火磚的孔隙結構,并與磚內成分(如二氧化硅、氧化鋁)反應生成低熔點化合物,導致磚體膨脹剝落。
2.工藝與設備設計缺陷
部分企業為降低成本,采用低品質磚或簡化砌筑工藝,導致磚體孔隙率過高,為堿金屬滲入提供通道。此外,窯爐內溫度分布不均、局部過熱,會加劇堿金屬的揮發與反應速率。
3.惡性循環的連鎖反應
侵蝕產生的低熔點物質會附著在磚體表面,阻礙熱量傳導,導致局部溫度升高,進一步加速侵蝕過程;脫落的耐火磚磚體碎片進入生產系統,還可能影響產品質量,甚至造成設備故障
耐火磚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堿金屬侵蝕問題多是由上述幾點原因導致的,企業通過優化配方增強磚體抗滲性、加強原料檢測、改進窯爐結構設計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淄博利發耐火磚廠,歡迎訪問:http://www.nbnuxu.cn